大学化学杂志社
 
/ / /
 
 
期刊名称:大学化学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国化学会
国内刊号:CN:11-1815/O6
国际刊号:ISSN:1000-8438
出刊日期:月刊
期刊级别:
(2022)复合影响因子:1.68
(2022)综合影响因子:1.485
CA 化学文摘(美)(2022)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22)
 
刊物介绍
《大学化学》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和中国化学会共同主办的教育研究性学术刊物。1986年创刊,2016年1月起改为月刊出版。以促进深化大学化学教育改革为宗旨,为提高我国化学教学水平服务。读者对象为高等学校化学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中学化学教师、对化学有浓厚兴趣的中学生,以及化学教育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其他岗位上的化学工作者。现已被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台湾华艺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美国化学文摘等多家数据库收录。
主要栏目及内容要求:
(1)今日化学――刊发科普文章。向从事化学教学的教师、化学专业的大学生以及对化学有浓厚兴趣的高中生介绍当前化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新进展以及发展趋势。撰稿人应从事并熟知所评述专题的研究工作,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内容新颖系统、深入浅出、可读性强。
(2)教学研究与改革――研究高校化学教育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对化学教学中具有基础性、引领性的问题发表创见;交流化学教学改革和建设经验,讨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介绍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要求以问题为导向,观点先进并有新意,有实践作为基础,避免空泛的议论和设想。
(3)知识介...查看详情
 
/ 稿 / /
 
《大学化学》投稿须知
《大学化学》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和中国化学会共同主办的教育研究性学术刊物。以促进深化大学化学教育改革为宗旨,为提高我国化学教学水平服务。读者对象为高等学校化学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中学化学教师、对化学有浓厚兴趣的中学生,以及化学教育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其他岗位上的化学工作者。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遵循国际通行的办刊惯例,实行主编、副主编负责制;所有刊出稿件都必须经过同行评议。2021年网络版首次在线发布平均时间59天。
1 主要栏目及内容要求
今日化学 刊发科普文章。向从事化学教学的教师、化学专业的大学生以及对化学有浓厚兴趣的高中生介绍当前化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新进展以及发展趋势。撰稿人应从事并熟知所评述专题的研究工作,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内容新颖系统、深入浅出、可读性强。
教学研究与改革 研究高校化学教育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对化学教学中具有基础性、引领性的问题发表创见;交流化学教学改革和建设经验,讨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介绍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要求以问题为导向,观点先进并有新意,有实践作为基础,避免空泛的议论和设想。
知识介绍 介绍化学学科在理论、实践、应用等方面的新知识与新发展。要求概念准确、文字简练、系统深入,内容应具有启发性,避免重复书刊内容。
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目标、标准和考核研究;新实验设计和现有实验改进;现代化仪器设备在实验中的应用;实验室管理的新经验等。要求立意新颖、内容翔实、数据可靠,经过实做验证,可行性强,易于推广,符合安全、绿色和环保要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和研究能力。
师生笔谈 交流学习心得,探讨能启发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介绍具有启发性的解题方法等。要求文章内容与教学紧密联系,主题突出、易读易懂。
自学之友 刊登疑难解析、专题辅导、点滴经验等。要求文章观点明确、一事一议、短小精悍。
未来化学家 面向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内容包括对所学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操作的再思考,也可以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献综述、小发明等。要求文章有独特见解,具有启发性,格式规范。
竞赛园地 刊登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决赛试题分析,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原题的中文翻译版,以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的相关评论文章。
科普 刊登化学科普文章,可以是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的介绍,也可以推荐科普小实验,以及对实验中心科普活动的总结等。要求科学性强,深入浅出,文字轻松活泼、幽默诙谐,充分展示出化学的魅力。
本刊还设有化学史、国外化学教育、书评、大学化学先修课程、动态与信息等栏目。
欢迎高校师生及其他部门的化学教学、科研人员积极为本刊撰写稿件。
2 文稿准备
撰写文章之前,应首先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明确已解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厘清自己思路与方法的先进性、成果的特色和优势,避免低水平地重复他人工作。用事实和数据证明改革成效,如采用空白实验或者对照实验说明改革效果。特别要注意正确引用文献。
2.1 为便于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文稿均须有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与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稿请注明中图分类号。
2.1.1 文章题目宜简单明确,能突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独特之处,中、英文题目含义应一致;文题中尽量避免使用“研究、探讨、初探”等词语。英文题目实义词的首字母用大写,其余小写。
2.1.2 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名前姓后,姓、名均为首字母大写,两字名之间不加连字符,如Guobin Ouyang (欧阳国宾);请在通讯作者姓名右上方标注*号。作者的署名及顺序以投稿时文稿上标注的为准,不可在修改时或录用后随意增加。作者英文单位使用全称,不用缩写。
2.1.3 请在文章首页脚注处给出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稿件涉及的工作若有基金资助,请在首页脚注中注明项目准确的基金名称及批准号。
2.1.4 中、英文摘要按照“拥有与文章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则,应能简明、确切地阐述文章的创新性内容;但不宜对文章内容和结论进行评价或评论,不宜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不宜简单重复题目中已有的信息;不推荐在摘要中引用文献,除非文章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发表的结果。摘要中尽量不使用复杂的化学结构式、图片和公式。英文摘要的含义应与中文摘要一致,但不应逐字翻译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尽量使用简单句,避免使用复句套复句的超长语句。
2.1.5 英文关键词须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应是摘要和题目中出现过的关键内容,便于计算机检索。选出3–6个词为宜。
2.1.6 引言应开门见山、切入正题,阐述选题的重要意义。重点讨论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文献已报道的结果,应进行有深度的归纳和总结,说明本文与之前已经发表工作的异同,突出问题导向,突出新思路、新做法,突出成效和示范性。
2.2 专业术语的缩略语、略称或代号,在首次出现时须注明其全称或加以说明。
2.3 文稿中的物理量(量符号须用斜体)与单位推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表述。单位符号用正体,出现组合单位时,请在单位与单位之间加点乘符号,如J·K-1·mol-1。物理量如须加注上、下角标说明时,其字符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如:SBET、rn等。
2.4 文内较长或须突出的公式,推荐单独占一行并居左,序号居右。有机化合物及一般配合物尽量不写结构式,尤其是在行文及表格中使用时,请采用简单的化学式或以适当的化学名称表示。对一些复杂的结构式,可将该化合物作为图编号,正文及表格中使用其编号。
2.5 行文内书写含分数式的公式时,请用斜分数线,如ΔS = Qr/T,θ = b/(1 + b)。带根号的公式,请用幂的形式表示,如F(α) = 1- (1 - α)-1/2。较复杂的e为底的指数,以exp形式表示,如exp(-Ea/RT)。
2.6 推荐文稿用Word 2007或2010版本录排,小四号字,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颜色选为黑色,文题和节标题加粗。请尽量不要使用公式编辑器输入简单的字母、符号和公式。希腊字母(如α、β)请直接插入相应的字母,不要用英文字母(a、b)变换成Symbol符号(α、β),以避免因转换字体使其不能正常显示。文稿通栏排版。
2.7 图表
2.7.1 图、表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图1、图2、图3……,表1、表2、表3……),并且所有图、表均应在正文中被提及。
2.7.2 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并配有图题、表题;图题、表题应尽量简短,将说明性文字以及对图表中所使用符号的解释说明放在图注、表注中。
2.7.3 图可用*.TIF、*.JPG、*.PCX、*.BMP等格式,推荐优先使用*.TIF。曲线图推荐用Origin (8.0及以上版本)做图,并将Origin原图插入到Word文档中,无须转换为JPG或TIF图。最大尺寸为17 cm × 20 cm。图的分辨率宜达到或超过如下标准:黑白曲线图600 dpi,灰度图300 dpi。请尽量提供利于后期进行编辑加工的原始作图文件(如Chemdraw、PPT、Photoshop等格式)。
2.7.4 图应墨黑线匀、曲线位置适中美观,曲线的粗细是坐标轴的2倍。图中曲线达两条以上而须加以区别者,推荐以字母编号。汉字用黑体,数字、字母等一律用Arial字体,字号均为8磅。图中坐标刻度线应朝向图内。照片要求层次分明,有足够的反差;显微图片应标明尺寸比例。
2.7.5 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表格栏目要配置适当。
2.7.6 图的坐标及表头栏目,应使用该物理量的符号(勿使用复杂的英文全称)与其单位符号的比值,如ΔG/(kJ·mol-1)、T/K、t/s,图的坐标分度及表内只列数值。
2.7.7 文中图、表应是表达文章主题所必须的,同一批实验数据不应重复表述于图、表中,更不能为增加篇幅,而将与文章主题无关的图、表放在文章中。
2.7.8 用Word软件处理图文混排的文章时,最好将图以嵌入方式插入文章中相应的位置,以免图片发生不可预知的移动。
2.8 参考文献
2.8.1 文献按在文中(包括图、表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从“1”开始编号,在句子中的适当位置以加中括号的上标形式标注;句子或从句的引用,将文献编号放在标点符号的前面(如……取得了进展[1,2],);提及被引作者时,将编号放在被引作者姓名后,2位作者的文献将2位作者都列出(如张文兰和李奇思[3]),3位以上作者,只列出“第1作者 + 等”,引用同一责任作者的多篇文献,以“责任作者 + 其合作者(或同事)”形式表示(如王武与其合作者[2,4-6]);引用多篇文献以逗号分开,中间不加空格,3篇以上连续文献,以一字线连接首、末文献编号;文献列表中将文献编号放在中括号中(如[8]),全部作者均须列出,采用英文标点,并且每个标点后加1个自然空。请恰当引用《大学化学》已发表以及您自己的前期工作。
2.8.2 期刊:按a“作者. 缩写刊名, 年, 卷, 页.”顺序著录。b对每期页码从1编号的期刊,以“卷号(期号)”形式给出卷、期号;c对于增刊,以“卷号(Suppl. 期号)”形式给出卷、期号;d对没有卷号,尤其是每期页码从1编号的期刊,以“No. 期号”形式给出期号。英文刊名须为缩写形式,须用斜体,参照CASSI,即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 Source Index,也可从SCI网站(isiknowledge.com/jcr)查询SCI收录期刊的ISO缩写形式。另外,请注意中、英文文献格式的不同。
例1a Cheng, L.; Zhang, Z. Y.; Shao, J. X. Acta Phys.-Chim.Sin. 2011, 27 (4), 846.
例1b 柏铭, 孟凡君, 赖鹏翔. 大学化学, 2015, 30 (4), 54.
例1c Taylor, C. W.; Kumar, S. Eur. J. Cancer 2005, 40 (Suppl. 1), 781.
例1d 胡其英. 化学通报, 1991, No. 4, 44.
2.8.3 专著、译著: 按“著者. 著作名. 版本.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页码范围.”顺序著录。英文书籍的著作名须使用斜体。如果引用同一书籍的不同页码,在文末的文献列表中只需给出一个文献编号,不同页码放在正文中引用处文献编号的右侧(如……与六方金刚石相似[1]12,……类似的结构[1]30–35)。
例2 邢其毅, 裴伟伟, 徐瑞秋, 裴坚. 基础有机化学(上册). 第4版.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88-90.
例3 Schmickler, W.; Santos, E. Interfacial Electrochemistry, 2nd ed.; Springer: Heidelberg, 2010; pp 99-113.
例4 邵敏, 赵美萍. 气候变化中的化学问题//《大学化学》编辑部. 今日化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9-15.
例5 Oyama, M.; Umar, A. A.; Zhang, J. D. Recent Advances in Metal Nanoparticle-Attached Electodes. In Advanced Nanomaterials; Geckeler, K. E., Nishide, H. Eds.; Wiley: San Francisco, 2010; pp 171-188.
例6 Casser, R. P. H. 金属的化学吸附和催化作用导论. 赵璧英, 吴念祖, 卜乃瑜,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228-241.
2.8.4 会议论文:会议文集必须为正式出版物方能列为参考文献。须按“著者. 题名//文集名. 会议名, 会址, 开会时间.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页码范围.”顺序著录。
例7 黄都, 卢昕. 高校实践类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和突破口//第十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第十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 北京, 2009年10月9-12日. 北京, 2009: 411-416.
例8 Zhao, X. S.; Ugliengo, P. Cataluminescence Performance on Catalysts of Graphene Supported Platinum//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Surfaces, 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Trieste, Italy, Sept 13-20, 2008; Zecchina, G., Cost, P., Morterra, D., Eds.; Elsevier: Amsterdam, 2009.
2.8.5 专利:按“著者. 专利题名. 专利号,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顺序著录。
例9 李雪辉, 耿卫国, 潘微平, 段红丽. 1-双酯基-3-烷基咪唑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 CN10 032 669. X[P]. 2005-01-04.
例10 Jantschoff, K.; Lensen, F. C.; Kiudrowski, P.; Mossing, W. Pt/FTO Counter Electrode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Prepared by Sputtering-Displacement. Eur. Pat. Appl. 7458483, 2009.
2.8.6 学位论文:按“著者. 题名. 学位, 授予单位名称, 授予单位所在地, 授予时间.”顺序著录。
例11 廖玮. 新型蛋白质芯片及基于全反射红外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大学, 2005.
2.8.7 电子文献:按“作者. 题名. [访问日期]. 获取或访问路径”顺序著录。
例12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2018-05-09]. http://www.moe.edu.cn/srcsite/A26/s7054/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
2.8.8 软件:按“著者. 软件名, 版本; 出版者: 出版地, 出版年.”顺序著录。
例13 Frisch, M. J.; Trucks, G. W.; Schlegel, H. B.; et al. Gaussian 03, Revision A.01; Gaussian Inc.: Pittsburgh, PA, 2003.
3 投稿
3.1 采用在线投稿,请务必登录大学化学官方网站。稿件在看清样前不收取任何费用。
3.2 请随文稿附短函说明文章的亮点(创新点),通讯作者(应为本文学术负责人或单位相对稳定的人员)及所有作者的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及邮编、电话、Email),推荐3个以上的专家审稿,并声明单位和作者署名无争议。
3.3 关于化学实验栏目稿件的新要求
3.3.1 对于推荐的新实验,必须明确其对教学的贡献,且须在实验课程中开设至少两个学期。除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与药品(特殊试剂须给出厂家和纯度,常用试剂只须给出纯度;主要仪器须给出厂家和型号以及主要的实验参数)、实验步骤、结果与讨论等内容外,还应提供学生是如何开展实验的详细过程,如:一堂实验课中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数,学生是单人进行实验还是以分组形式进行,实验运行的轮数,以及完成实验所需要的时间等。须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指出实验中存在的危险及预防措施。并评估实验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素质及能力的,是否已经达到教学目标。还应该给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亲身体会和指导教师的评论。
3.3.2 对于经典实验的改进,必须明确改进的原因和目标,仅仅步骤更简单、操作更方便不应成为唯一目的,而应突出改进后是否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3.3.3 投稿时须提交补充材料,如学生讲义、教师笔记,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数据和供评估学生结果作参考的教师数据等,以供读者在开展实验时参考。
4 稿件的审理和费用
4.1 收到稿件1周内对稿件进行初筛;稿件在外审状态时,请在投稿系统或通过Email提交经全体作者签署的版权授权书。同行评审平均周期为20天。评审意见将通过Email反馈给您,请在投稿时提供有效的Email地址。
4.2 按审稿意见修改并经进一步审核和加工后,文稿将进入发排和组版状态(可登陆投稿系统查询),若需录用证明,请与责任编辑联系。
4.3 不收取稿件评审费(注册费)。
4.4 收取版面费标准为500元/印刷页,给付稿酬标准为200元/印刷页。期刊印出后,赠送每位作者当期期刊1本。
4.5 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全文电子期刊)等收录。相应的著作权使用费已与印刷版稿酬一并支付。如作者事先未作声明,视为同意其在本刊印刷版上发表的文章可以在电子版上发表。
5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大学化学编辑部(收),邮政编码:100871。
点击在线投稿
 
/ / /
 
/ / /
 
 
/ / /
 
 
 
 

(c)2008-2018 学术规划网

 

本站产品最终解释权归NDHX.NET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